创业资讯 - 创业指南 - 创业政策 - 投资理财 - 连锁加盟 - 创业计划书
邓锋:中国创业者仍需快速全面的学习能力
8月23-24日,由浙江省金融办指导、创业邦、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创新中国DEMO CHINA 2012总决赛在杭州黄龙饭店隆重举行。北极光创投创始人、董事总经理邓锋认为,由于中国专业人才及职业经理人人才的不足,创业者经常需要做一个全面手,技术、财务、市场都要通,这就要求创业者具备快速的学习能力。相对美国创业企业,中国创业企业过于关注市场占有率,而对利润率关注不足。而海归创业者虽然在创业初期可能由于水土不服而很可能生存艰辛,但一旦挺过一个阶段,就会因技术、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。
以下为邓锋现场演讲内容:
主办方邀请我讲这个题目可能是因为我在美国和中国都有经验,今天题目主要讲中美创业者的差别,先看创业环境有什么不同,大家都清楚的知道,美国科技类企业的优势是很明显的。中国可能在于制造业的优势和劳动力,特别是技术劳动力,工资虽然有增加,还是比美国要低不少,而且劳动力源源不断,每年毕业很多大学生,这是很明显的。创业环境上中国和美国有相当大的不同,比如美国有很多的专业人士,比如CFO或者一些法律、法务人士,中国这方面的人就很少,很多的时候找CFO是很难的。在美国如果找职业经理人,大概到三四十岁、四五十岁的合适人选不少,而中国职业经理人就很少。某种程度上讲,美国的创业家不一定在企业做大了以后继续管理公司、做CEO等等,他可能会专注于某一方面。比如谷歌(微博)、Facebook,创业家开始是很年轻的有创意的天才、某一方面的专家,但是他们做了一段时间后会选择聚焦在公司管理活动的某一点,而不是一直掌控全盘,他可以请来职业的经理人来管。中国的情况就不一样了,有一方面是由于文化上的原因,另一方面社会上找不到合适的人选,所以创业家就不得不变成了公司的CEO,随着公司一起成长,公司变得很大的时候他还继续管理着公司。
中美两国的基础服务也有很大的不同,美国的硅谷,包括律师的服务、金融的审计,还有银行等,都可以根据创业者的要求给中小企业提供特殊的服务。中国不一样,中国做债券融资非常难,很难拿到贷款,最近几年有风险投资、股权融资相对好一些,但和美国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。好像听起来我们的劣势多一些,其实中国还有很大的优势,中国可创新的创新点很多,比如消费领域这一块,在美国基本上传统消费领域很难有大的创新。而在中国,即便是传统的行业,消费品、消费服务,连锁这些行业在中国还是存在不少机会,美国很少听说一家风险投资基金去投餐饮行业,中国可以看到很多消费的餐饮行业也是风险投资要投的。所以从创新的点上来说,这是中国的一大优势。
中国各个领域都有创新,面向中国市场,面向全国市场的都有,传统行业的,互联网、新兴行业都存在。美国做创新基本上都是面向全球领域、科技领域,机会比较大,比如你做网络设备、软件,他面对的客户可能是全球的客户,不仅仅